关灯
护眼
字体:

323 【请皇帝出洋考察】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呼伦贝尔总管区最西北面的霍勒金布拉格(满洲里),在蒙语中是“旺盛的泉水”的意思。然而在1896年7月13日的新军第十旅旅长德英阿的胸腔里,完全是满腔的、旺盛的怒火。

    站在二子山山头的德英阿拔刀劈断了一棵无辜的小树,他怒气不是对小树而发,也不是对国境线外的尼布楚、赤塔方向的俄军而发,而是对那个曾经给予他权力和地位的,他也忠心耿耿的要用生命去捍卫的朝廷而发。第三军四个旅北上黑龙江和吉林,11旅、k、1k俱都建立了战功,而第十旅在原定计划中的是针对赤塔之敌的草原方向的钳制、突击集群,出击的时机是尼布楚、赤塔方向俄军东援海兰泡一线时。

    如今,赤塔之俄外贝加尔军区一个旅另一个哥萨克骑兵旅刚刚开拔,正要挥军出击的德英阿却接到了“就地停火驻防”的命令。

    回头看看,二子山东麓和二子湖畔的第十旅千多名“骑马步兵”和巴尔虎蒙古部、科尔沁蒙古部、达斡尔依兰部的六千骑兵正在列队等待出击的命令,十五星陆军战旗、龙旗和蒙古“巽”字旗在草原上的阵风中猎猎作响。在北路和东路的迭次捷报鼓舞下,德英阿和部下的一万四千多名弟兄斗志昂扬又羡慕不已,一个个早鼓足了斗志等待出击时机的来临。

    旅长,少将,或者说是原镇边军的统领,德英阿在此时此刻当真不知道该如何向弟兄们下达“就地停火驻防”的命令!

    从雅克萨之战以后,大清国的军队对上老毛子,就从未打得如此畅快过,千里沃野被屡屡割让出去,看看那两千巴尔虎人吧!他们为何会踊跃的参加到呼伦贝尔副都统属下的马队里?因为,他们想打回老家去.他们的老家在黑龙江北岸,与贝加尔湖东岸的蒙古布里亚特部是世世代代邻居,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族人舍不得老家而留在黑龙江北岸,正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一万四千大军像瑷珲、三岔口和珲春的兄弟部队一样.狠揍老毛子、收复故土!

    忍了又忍,委屈的泪水就在四十三岁的满族汉子德英阿的眼眶里打转。朝廷,太软弱了,给俄国人遥不可及的一丁点援军就吓破了胆子,浑然没有看到11旅在黑龙江上狠揍老毛子海军,在海兰泡为死难的同胞们血洗仇怨,也没有看到1的弟兄们距离海参崴只有不足百里!更没有看到一万四千将士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枕戈待旦了整整五十天!

    趁虚而入.收复贝加尔的美好愿望在这一刻落了空。

    停火!停他娘的个鬼火!

    “传令,吹号,以28团为先导,巴尔虎为左翼、科尔沁为右翼;依兰部、29团跟随旅部、30团殿后之序列,前进!”

    “慢!”黑龙江抚标中军左翼三旗佐领扎木苏高声阻止了传令兵,凑近德英阿小声说道:“大人,命令不仅仅是从京师来的,还是黑龙江城转发的.也就是杨参总和寿山大人的意思。如果911、1k都执行了停火驻防的命令,而我西路大军擅自出击,且不论朝廷与俄国人的交涉.就说咱们一旦孤军深入,东去的俄军因海兰泡、伯力无军事而回援赤塔,咱们就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了!大人,以下官的看法,咱们还是先行遵命,再快马去黑龙江城问个究竟,如此才是谨慎稳妥之法啊!”

    德英阿并不认为命令是杨格下达的,在他心里,杨格根本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!懦弱的朝廷压制了杨参总甚至是出卖了第三军以及黑龙江、吉林地方的五万多弟兄们,那就让德英阿的擅自行动来打破压制.以西支队的进攻引导全军从朝廷设下的禁制中突破出来。

    “稳妥个逑!扎木苏,你是达斡尔人吧?!”

    “下官是达斡尔人。”

    德英阿的脸上露出鄙夷的冷笑,反问道:“傲蕾的族人?哼哼,你不配!滚开!”

    扎木苏的脸顿时涨红了,他不仅仅是达斡尔人,还是达斡尔依兰部落的当代佐领。德英阿所说的傲蕾.乃是五十年前带领达斡尔部落抵抗沙俄军队入侵的女英雄傲蕾,正是他的族姑祖母。当第三军大军北上之时,他带着族中精壮射手千余人投效寿山,又随11旅开到呼伦贝尔来。目的无非就是继承祖先的遗志狠揍老毛子,收复达斡尔人的旧土故猛然跪地后,扎木苏磕头道:“大人,扎木苏不是怕死鬼,扎木苏打小就知道,仅仅依靠达斡尔依兰部落的男人无法与老毛子对抗,还需要朝廷的大军支持。大人,参总大人和您带着大军来了,扎木苏的心热了,每天晚上都做梦回到外兴安岭的老家去,为此,扎木苏和千余族人宁愿舍弃这条命,又怎么会怕死呢?!大人,扎木苏请求大人暂缓发兵,向参总大人问清情由之后再作行动不迟。老毛子东援需时甚多,最少要十天时间才能到达海兰泡,十天,老毛子的主力越走越远,我军出击的时机也就越来越成熟。”

    德英阿的脸色放缓了,伸手扶起扎木苏,心思万缕的端详了一会儿,叹息道:“唉一,你说的也有道理,传令,各部团长、台吉、佐领到我军帐会议,部队,原地休息待命!”

    “滴滴答答”、“呜呜”的铜军号和牛角号声次第响起,得令的各部团长、台吉、佐领纷纷赶到德英阿的军帐,自然又是一番不满的愤恨痛骂声。

    十天,草原上的雨季很快就要到了,十天之后行军、打仗的难度会增加不少;如若再等下去,到了八月秋高马肥时,老毛子的大批援军也该爬到贝加尔湖了!但是,命令是从瑷珲城前指转发过来的,代表的不仅仅是朝廷还有前指。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不成其为理由,身在通讯手段还需快马的呼伦贝尔地区,无法及时得知战局的变化,无法判断参总的处境.也无法作出遵命与否的决定。

    一番交代后,德英阿、扎木苏带着一个班的警卫离开营地,星夜兼程赶往瑷珲。

    两千里以外的滨海地区王八泡子,十二旅旅长随昌毅和作战参谋主任魏几俦也于14日傍晚得到从三岔口快马传来的命令——就地停火驻防。悲愤的枪声断断续续的响了一夜.从王八泡子到双城子,无数的军(侨)民在失望中放声喝骂或者失声痛哭。

    海参崴可就在眼前呐!

    14日午夜,清俄边境军事冲突正式停火。

    第二天,陆军部尚书荣禄心不甘、情不愿地被受命为钦差大臣,会同俄国武官皮亚琴科、德国武官、法国武官前往吉黑两省“约束军事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